茎突过长综合征
杨晓颖 次 (0)次
茎突过长综合征ct测量茎突过长综合征的CT测量主要包括茎突长度、内倾角和前倾角的测量,以下是具体方法:
茎突长度测量在CT的多平面重组(MPR)或容积渲染(VR)图像上,测量茎突根部中心至茎突末端的距离。若茎突舌骨韧带或茎突下颌韧带骨化,需将骨化部分与茎突一并测量。正常茎突长度一般不超过3.0cm,超过此长度可视为茎突过长。
内倾角测量在MPR正位图像上,测量茎突中心线与颅底水平垂直线之间的夹角。国内学者多认为内倾角>30°为异常,内偏角过大易压迫颈内动脉。
前倾角测量在MPR侧位图像上,测量茎突中心线与听眶线(外耳道与眶下缘连线)垂直线的夹角。前倾角>30°可能刺激扁桃体窝及邻近血管、神经,引发咽部症状。
注意事项:
CT测量比传统X线更准确,可清晰显示茎突与周围血管、神经的关系。
茎突过长并非诊断茎突综合征的唯一依据,需结合临床症状(如咽部异物感、疼痛等)及体格检查综合判断。
上一篇: 茎突过长综合征
下一篇: 磁共振(MR)的检查及诊断基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