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医院动态 > 医院新闻 >

以爱守护生命奇迹——新生儿科成功救治998克极低出生体重儿

东北国际医院 (4)次

 

2024年6月23日凌晨,新生儿科接到了来自产二科的紧急呼救:“一名仅29周的早产儿即将诞生,急需协助!”此时,新生儿科主任刘葵已连续在科室坚守了一天一夜,但面对这份生命的召唤,她没有丝毫犹豫,迅速集结起训练有素的复苏团队,紧急奔赴分娩室,准备迎接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挑战。

1点43分,这位“早到的天使”降临,胎龄仅为29周+2天,出生后未听到啼哭声、未监测到心跳,体重轻得令人心疼,仅有998克,皮肤薄如蝉翼,四肢泛着淡淡的青紫,肌张力低下,Apgar评分在出生后1分钟仅为3分,5分钟时提升至8分,每一秒都牵动着在场所有人的心。刘葵主任与复苏团队立即行动起来,给予患儿温暖的包裹、迅速气管插管、正压通气配合紧急的心肺复苏,一系列操作有条不紊,成功将宝宝从生死边缘拉了回来。随后,医护人员小心翼翼地将宝宝转入新生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开始了她漫长而艰难的康复之旅。

01

02

在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内,“小九”(我们为这位小天使赋予的昵称)因胎龄小、体重轻且各器官发育不成熟,一直处于危重状态,面临着呼吸、感染、皮肤、营养以及早产相关并发症等多重挑战。针对她的每一步治疗,都像在走钢丝。刘葵主任严格制定了诊疗方案,从精准的体温管理到气管内注入肺表面活性剂促进肺部成熟,从脐静脉置管确保静脉通路畅通无阻到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微调呼吸机参数,每一步都凝聚着医护人员的智慧与汗水。经过不懈努力,“小九”的生命体征逐渐趋于平稳,96小时后过渡到无创辅助通气,82小时后顺利下机,给予必要时氧气吸入实现用最低的氧浓度维持着生命的律动。

在营养支持方面,“小九”由于个体发育极不成熟,无法承受肠内营养的负担,外周静脉营养成为了她唯一的生命之源,静脉通路尤为重要,然而“小九”的前臂与成人手指一般粗细,血管更是细如发丝。新生儿科褚桂娜护士长带领静疗团队,凭借精湛的技术和无限的爱心,为“小九”精准评估血管,无穿刺失败上报。后在病情允许下,成功置入了PICC导管,为她的后续治疗铺设了一条畅通无阻的生命通路。随着病情的好转,“小九”逐渐开始了微量开奶的旅程,从最初的1毫升、2毫升到后来的30毫升、40毫升,从鼻饲喂养到自主吸吮,每一次的进步都让医护人员倍感欣慰与鼓舞。

在治疗期间,“小九”多次遭遇病情变化,如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出生窒息、早产儿呼吸暂停、黄疸、凝血功能异常、喂养不耐受以及贫血等。但每一次危机都被医护人员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化险为夷,他们用专业的技能和无私的爱心为“小九”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生命防线。

经过32个日夜的精心照料与不懈努力,“小九”的体重从最初的998克增长到了1550克,各项生命体征均已达到出院标准。为了让家长在出院后能更好地照顾宝宝,刘葵主任与褚桂娜护士长特别安排了“家庭式”护理体验。在护士的全程指导下,家长学会了喂奶、换尿不湿、沐浴、抚触、排气以及言语交流等技能,为“小九”的回家之路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近日,“小九”终于顺利出院了!她的每一次啼哭、每一个微笑都成为了医护人员心中最温暖的记忆。这场生命的奇迹见证了新生儿科全体医护人员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也让他们更加坚信:只要有爱,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只要有爱,就能创造生命的奇迹!

新生儿科

东北国际医院的新生儿科位于医院5号楼第11层,自成立以来,便致力于新生儿医疗服务的提升与拓展,全面开展多元化服务,包括但不限于:24小时新生儿门急诊服务、针对42天、3月龄及6月龄宝宝的健康体检、新生儿产后监护观察、新生儿先心病筛查,配备重症监护病房。科室医疗护理团队共19人,其中,主任医师及住院医师7人;护理团队12人。在技术装备上,科室引进了中央供氧系统、中央负压吸引装置、新生儿多参数监护仪、全进口品牌的新生儿辐射台与暖箱、蓝光治疗床、多功能呼吸机等,确保了对危重患儿的及时有效救治。在新生儿疾病的诊疗与护理领域,科室尤其擅长处理新生儿窒息复苏、呼吸困难、低出生体重儿管理、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肺炎、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等复杂病例,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与成功案例。新生儿科秉承团结协作的精神,注重团队建设,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为每一位患儿的健康保驾护航。

 

供稿:新生儿科

编辑:池佳

校对:褚桂娜

审核:刘沛军

医院地址

沈阳市浑南区天赐街2号

(奥体中心北门200米)

交通指引

乘地铁二号线奥体中心站下车(B出口)

公交V104路/浑河雷锋号/124路/334路

东北国际医院站下车

公交155路/150路/浑南新区一线

新华公寓站下车

生活始于健康

长按关注|东北国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