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爱肝日|让我们一起守护肝脏健康
·全国爱肝日·


前言
2025年3月18日,是第25个“全国爱肝日”。今年的主题是“中西医结合 逆转肝硬化”,旨在提高全社会对中西医结合防治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的认知,提升公众对肝脏健康的关注,普及肝病防治知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肝脏,作为人体最大的实质性器官,承担着代谢、解毒、分泌胆汁、免疫防御等重要功能,堪称人体内的“化工厂”。然而,肝脏却是一个“沉默的器官”,即使受到损伤,也常常没有明显症状,等到发现时往往为时已晚。因此,了解肝脏,爱护肝脏,至关重要。

近年来,我国肝病发病率居高不下,乙肝、丙肝、脂肪肝、酒精肝、药物性肝损伤等肝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据统计,我国约有1亿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700万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脂肪肝患者更是超过2亿。值此全国爱肝日来临之际,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肝脏,学习护肝知识,共同守护我们的肝脏健康!



肝脏位于人体右上腹,重约1.5公斤,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它就像一个复杂的化工厂,24小时不间断地工作,承担着诸多生理功能,主要包括:
1.代谢功能:肝脏参与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等物质的代谢,为人体提供能量和营养。
2.解毒功能:肝脏能将体内的有毒物质转化为无毒或低毒物质,排出体外。
3.分泌胆汁:分泌胆汁,有助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4.免疫防御:肝脏含有丰富的免疫细胞,能够抵御外来病原体的入侵。
5.合成功能:合成凝血因子、白蛋白等重要物质。


肝脏虽然沉默,但也会发出一些求救信号,我们要学会识别:
1.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这是肝病最常见的症状,容易被忽视。
2.皮肤、巩膜黄染:俗称“黄疸”,是肝功能受损的重要标志。
3.肝区疼痛:右上腹隐痛或胀痛,可能与肝脏肿大有关。
4.蜘蛛痣、肝掌:皮肤表面出现红色血管痣,手掌大小鱼际处发红,可能与肝功能减退有关。


1.接种疫苗: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方法。
2.避免高危行为:避免不安全性行为,预防乙肝、丙肝等病毒性肝炎。
3.健康饮食:少吃高脂肪、高糖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持营养均衡。
4.限制饮酒:酒精是肝脏的“头号杀手”,尽量不饮酒或少饮酒。
5.谨慎用药:避免滥用药物,特别是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
6.保持健康体重:肥胖是脂肪肝的危险因素,控制体重有助于预防脂肪肝。
7.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及早发现肝病隐患。


如果不幸患上肝病,也不要惊慌失措,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科学治疗:
1.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要遵医嘱规律服药,定期复查。
2.脂肪肝:主要通过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减轻体重等方式进行治疗。
3.酒精性肝病:戒酒是治疗的根本,同时配合保肝药物治疗。
4.药物性肝损害: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并进行保肝治疗,
5.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及早发现肝病隐患。
让我们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学习护肝知识,关注肝脏健康,拥抱健康美好生活!

供稿:消化内一科
编辑:池佳
校对:商悦军
审核:刘沛军
温
馨
提
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