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密度检查的相关介绍

边朝全 (0)次

 

 骨密度检查的分类

 

骨密度检查是一种用于评估骨骼健康状况的重要方法,主要通过测量骨骼中矿物质的含量来了解骨骼的强度和密度。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骨密度检查方法:

 

方法及全称

优点

应用场景

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DXA

准确度高、辐射小

诊断骨质疏松、预测骨折风险

 定量超声

QUS

无辐射、操作简单

骨质疏松风险筛查、孕妇、儿童检查

定量计算机断层照相术QCT

高分辨率、可测量松质骨和皮质骨

评估骨折风险、指导治疗、监测药物疗效

 

什么是骨密度检查?

 

骨密度指的是人体骨骼中矿物质的密度,是骨骼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骨密度检查利用专业的医疗设备对骨骼矿物质含量进行检查,是诊断骨质疏松症,评估骨骼是否“结实”的直接指标。目前国内外公认骨密度测量的方法—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DXA)。

双能X线吸收法检测(DXA)是用低剂量X线检查身体成分的方法,是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标准,同时也是反映身体脂肪和瘦组织(如肌肉量)含量的金标准。原理:使用两种不同能量的X射线通过骨骼和软组织时产生的衰减差异,从而达到精准量化的骨密度。优势:具有快速扫描,低辐射,高精度的优点。

 

特别提醒: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DXA 需要检查腰椎和髋部两个部位,如果仅检查其中一个部位,可能出现漏诊。

 

为什么要做骨密度检查?

骨密度检查对于早期诊断骨质疏松、评估骨折风险以及监测治疗效果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 早期诊断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的隐匿性:骨质疏松症在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因此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然而,随着骨密度的逐渐降低,骨微结构破坏,患者可能出现身高变矮、驼背、腰背疼
痛甚至骨折等症状
骨密度检查的作用:骨密度检查能够定量测量骨骼中矿物质的含量,从而在症状出现
之前就发现骨密度降低的趋势,有助于早期诊断骨质疏松症。这是预防骨质疏松相关并
发症的重要第一步。
2. 评估骨折风险:
骨折风险的预测:骨密度与骨折风险密切相关。骨密度检查可以提供骨折风险的量化评估,特别是对于那些患有严重骨质疏松的患者,即使轻微的外力作用也可能引起骨折,如股骨颈骨折、椎体压缩骨折等。
风险分级与干预:通过骨密度检查,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骨折风险进行分级,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等,以减少骨折的发生风险。
3. 监测治疗效果:
治疗效果的客观评估:对于已经诊断为骨质疏松的患者,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可以客观地评估治疗效果。通过比较不同时间点的骨密度值,医生可以判断当前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并及时调整治疗策略。
长期管理的依据:骨密度检查为骨质疏松的长期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它有助于患者和医生了解病情的变化趋势,从而制定更为合理的治疗和康复计划。
 
哪些患者需要做骨密度检查?
骨密度测定对于早期发现骨质疏松、评估骨折风险及监测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以下人群建议进行骨密度测定:
1. 特定年龄和性别群体:
女性65岁以上和男性70岁以上:随着年龄增长,骨量逐渐流失,尤其是女性绝经
后,骨质疏松风险增加。此类人群应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预防骨
质疏松症。
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是导致骨量减少的重要因素,因此绝经后女性即使没
有其他危险因素,也建议进行骨密度检查,以评估骨质疏松风险。
2. 有骨质疏松家族史或既往骨折史的人群:
有脆性骨折史的成年人:指那些从站立高度跌倒或受到轻微外力即发生骨折的人群。这种情况表明骨骼强度下降,需要通过骨密度检查评估骨折风险。
有骨质疏松家族史的人群:家族史是骨质疏松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有此类家族史的人群应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并干预骨质疏松。
3. 有特定疾病或用药史的人群:
影响骨代谢的疾病患者:如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慢性肾脏病、风湿免疫性疾病等,这些疾病可能影响骨代谢,导致骨密度降低。建议此类人群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保护骨骼健康。
长期使用影响骨代谢药物的人群:如糖皮质激素、抗癫痫药物、肝素等。这些药物可能影响骨代谢,导致骨密度降低。
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以便及时调整用药方案,保护骨骼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