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检查中的那些过热损伤风险!

秩名 (0)次
磁共振(MRI)虽然没有电离辐射,但其成像过程中人体需置入巨大的静磁场中,同时由于梯度场和射频场的不断切换,同样存在着巨大安全风险!据相关文献在对美国2011年至2019年间MRI不良事件的分析统计中过热损伤的事件占总体事件的58.5%,可见过热损伤是MRI检查中最常见的不良事件。过热损伤对被检者主要造成皮肤的发红、起泡、灼伤等。那么在我们日常的MRI检查中哪些情况会造成被检者的过热损伤?1、在扫描过程中被检者皮肤直接接触/贴近MRI孔径壁,可能导致过热损伤。特别是对于体胖者应特别注意。2、被检者皮肤间的相互接触在人体形成的闭合回路(产生的热量跟回路的半径密切相关),可能导致过热损伤。常见于上肢与髋部之间、双足之间、大小腿内侧之间及双手上举交叉时等形成的闭合回路。在最MRI检查时应使用绝缘垫将其隔开。3、孔径内线圈或裸露导线与人体的直接接触,可能导致的过热损伤。常见于监护设备导线,植入导线、线圈导线及线圈直接接触被检者等。4、纹身、纹眉、化妆品、染发、手表、手镯、项链、金属丝线、口罩等,可能导致的过热损伤。FDA曾接到过贴了尼古丁(烟碱)贴剂后做MRI检查产生灼伤的报告。由于部分膏药贴剂背面含有金属物质,为了避免灼伤的风险,应在做MRI检查前先去除后再做MRI检查。 热效应是射频场的主要生物效应,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加其过热损伤的风险相对会增加,虽然相关研究表明人体在1.5T及以下的磁场中行MRI检查并无明显的温度变化,但在3.0T及以上的磁场中应特别的注意。引起过热损伤的因素不仅仅限于上述因素,即使医用MRI的磁场强度被限制在一定的安全范围内,但对其安全性也不能忽视。任何人员在进入扫描间前应严格筛查并评估其安全性,以防其安全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