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辐射大不大

秩名 (0)次
疫情期间,某产妇面临生产来院,产科医生按照住院流程给产妇筛查胸部CT,并让其签署知情同意书。产妇说:“医生,我怀孕的能做CT吗,辐射很大的......" What? CT究竟是什么? 这个不难,百度一下,答案立马出来,不过我们还是在此简单介绍一下。CT即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是用X射线束对人体某部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由探测器接收透过该层面的X射线,转变为可见光后,由光电转换变为电信号,再经模拟/数字转换器转为数字,输入计算机处理。 其实CT就是个检查机器而已,那为什么让这么多人谈之色变呢? 想必大家也知道了,因为CT是利用X射线进行工作的。众所周知,X射线都是有辐射的,对人体有害。那到底有哪些方面的害处呢?且听我来深扒 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第103号出版物将辐射生物效应归纳为躯体效应和遗传效应。躯体效应又分为确定性效应和随机效应。 人体细胞可以分为体细胞和胚细胞。躯体效应就是指体细胞受到辐射损伤,使受照射人身体受到损害。比如:脱发、皮炎、白内障、生育能力下降、造血器官障碍、癌症等。确定性效应如脱发、皮炎、白内障、生育能力下降、白细胞减少等只有受到足够大的剂量的辐射时才会发生。确定性效应存在一个剂量值,当所接受的辐射剂量低于这个阈值,就不会发生这种效应,或效应极为轻微。随机效应主要是指致癌效应,发生概率随剂量的增大而增大,但是其过程是随机的,不大可能存在阈值。由于存在遗传学及生理学的差异,不同人的致癌敏感性可能有所不同。 遗传效应是指胚细胞受到辐射,则可能对受照者的下一代或以后多子代的健康影响。辐射对遗传物质的作用可以分为两类: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又分为显性突变及隐性突变。显性突变时基因突变的效果出现于受照者的直接后裔;隐性突变,只有当机体从双亲那接受相同的突变基因才表现出来,在远亲繁殖的后裔中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很小。而当辐射引起染色体畸变时,有可能导致出生后的先天异常。 说了这么多,大家可能会觉得有点晕,哦,这么复杂,看得头昏脑胀...... 简单说就是辐射可引起确定性与随机性的损伤,确定性损伤包括脱发、皮炎、白内障、生育能力下降、造血器官障碍等,都是大剂量辐射时才发生,剂量越大越严重。随机性损伤包括遗传与致癌,这个就看情况啰,属于概率事件,当然肯定也是接受的剂量越低发生概率越小。 说明白了这些,又有人不禁要问,多次提到辐射剂量,那这个又是神马东东?到底多大才算大剂量? 好吧,我们接着来扒..... 为限制随机效应的发生率,确保工作人员及公众受到的照射低于确定性效应的阈剂量,并把发生辐射的随机效应的概率限制在可接受的水平,ICRP对个人接受的辐射照射加以限制。 有效剂量=DLP×K 该患者行胸部CT,有效剂量=DLP×K=363.6×0.014=5.0904mSV(这里注意一下单位)。 简单来说,通过之前的计算,此女行胸部CT对其本身是没有什么影响的,主要讨论的重点是此女是否怀孕的不确定性。因为备孕嘛,所以很可能怀孕的。之前也说过了,孕早期也是不建议行X射线检查的。所以如果在排除怀孕并且病情需要的情况下,行X射线检查就没什么问题了。 最后,CT辐射那点事还是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简单来说一般人群一年做三五次CT没多大事,当然如果病情需要多次做CT,还是以病情为主,就别再纠结辐射的事了。